遗尿——俗称尿床,通常是指在睡着了之后会出现不自觉的排尿的现象。一般到4岁时只有20%的而儿童会出现遗尿症,10岁时5%有遗尿,也有少数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遗尿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类: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原因:隐性脊柱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遗尿,应咨询泌尿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功能性原因:如精神因素、儿童排尿习惯训练不当、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等。
预防:
(1)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睡前控制饮水量。 每晚尿床的患儿。夜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2)鼓励儿童消除紧张和羞愧心理,建立克服遗尿症的信心,积较配合用药等治疗。
(3)注重孩子的如厕训练。
(4)不要吃太咸的晚餐。晚餐后,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饮料,以免口渴。晚餐后,尽量少喝水、饮料、牛奶等,并吃少量水果。
以上就是怎么才能预防小儿尿遗症,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以及训练孩子的排尿功能,如病情严重,应及时的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