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别慌张!中医调理有妙招
**儿科信息**
遗尿症(俗称尿床)是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现象,中医称为“遗溺”。据统计,约15%的5岁儿童存在遗尿问题,部分可持续至青少年期。中医认为此病与肾气不足、脾肺气虚或肝胆湿热有关,需辨证施治。
**科普常识:中医如何治疗?**
1. **中药调理**:
- **肾气不足型**:常用缩泉丸(益智仁、乌药、山药)温补肾阳。
- **脾肺气虚型**: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提升固摄能力。
- **肝胆湿热型**: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
2. **外治疗法**:
- **艾灸**: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每日10分钟,连续1个月。
- **耳穴压豆**:取肾、膀胱、神门等耳穴,每周更换1次。
3. **生活调护**:
- 睡前2小时限水,避免过度疲劳。
- 白天训练膀胱功能,延迟排尿时间。
**挂号指南**
建议选择**中医儿科**或**针灸推拿科**,部分医院设有“遗尿专病门诊”。首次就诊需携带孩子既往检查报告(如尿常规、B超),方便医生排除器质性疾病。
**寻找正规资质医院**
1. 优先选择**三级甲等中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可通过卫健委官网查询机构资质。
2. 警惕“包治”“秘方”广告,正规中医治疗需按疗程进行(通常3-6个月)。
**知识误区**
- “尿床是孩子懒”:遗尿多与生理发育相关,责骂会加重心理负担。
- “长大自然好”:约2%的患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需及时干预。
**医保政策**
中医治疗遗尿症(如中药、针灸)多数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部分地区将“小儿遗尿”列为慢性病管理,可申请门诊特殊病种补贴。需保存好病历和缴费清单,按当地政策报销。
**温馨提示**
遗尿症的治疗需要家长耐心配合,结合中医调理与行为训练,多数患儿可显著改善。若孩子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需警惕泌尿感染或脊柱隐裂,建议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