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新生儿晚上的排尿次数是比较多的,而且还往往不自主排尿。 到了2岁左右的孩子仍然有遗尿的现象发生。孩子2岁半后仍是遗尿的站40%以上。但是,如果到了3岁以后还是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而自觉地排尿,称原发性遗尿症或夜尿症。
有些儿童2-3岁时能控制排尿,至4—5岁以后又出现夜间遗尿,则称继发性遗尿症。此症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可延长到12—18岁。患者男孩多于女孩。
遗尿症的原因是什么?
1、疾病。如尿道、脊柱裂、肌炎、脊髓损伤、营养不良、膀胱括约肌发育不良、癫痫和大脑发育不良引起的。但绝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各种心理原因。
2、心理因素。由于突然受到惊吓,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失去父西照顾及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患儿常在夜间熟睡时梦中排尿,尿后不觉醒。轻则一夜一次,重则一夜多次,有时消失后再出现,时好时坏,有的甚至持续至青春期。患儿常感羞愧、恐惧、精神负担加重。产生恶性循环,增加遗尿的顽固性。
3、孩接受排便训练。告诉孩子有意识地小便。每天按时检查他们的裤子,奖励他们不尿尿。经过训练,子尿裤子的次数会减少,夜间尿床也会逐渐消失。
4、遗尿儿童,有的家长夜间叫孩子起床小便,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家长夜呈设叫,孩子仍台尿床,可以训练孩子练习憋尿,鼓励他多陨水,然后要求他逐渐延长憋尿的时间,学会控制胰脏的收缩,退尿就会大有好转。
对于无器质性疾病的儿童,父母应分析尿床的心理因素,给予特殊照顾,重视教育,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和不安,建立合理的生活体系,避免过度疲劳,鼓励儿童建立信心。